Friday 21 September 2018

遊走東南亞 Day 5 : 蒲甘,緬甸 - 騎電動機車遊萬塔之城


緬甸的第二站,我來到古城蒲甘,搭了隔夜巴士從仰光來到這裏,到達附近Nyaung U巴士站時大約時清晨5:30清,剛剛睡醒模模糊糊的情況下被半哄半騙的上了一輛馬車。




這匹馬叫Nala,她拉著我跑了8公里從巴士站一直去旅社。


這就是馬車的主人,他說他叫Coco,到現在我仍然不知道是不是被騙了,也不想知道。一下巴士Coco就湊上前問我要不要坐馬車,那時天色才微亮,因為我下巴士時拖延了,其他乘客都已消失無蹤。

根據旅社給的資料,從巴士站有免費的短程巴士前往蒲甘舊城,但我望啊望的都沒看見,空曠的巴士站只有馬車司機Coco和另一位德士司機,在與較貴的德士之間,我一剎那昏了頭便選了馬車,即使價錢其實稍微比旅社給的資料高。



當馬車一開始起跑,我就後悔了,司機時不時會拿鞭子抽馬兒一下,幸好蒲甘的路都是平地......

雖然坐馬車在古城很應景,一路風景不錯,馬蹄踏在泥地上噠噠聲,配著路旁的小古塔,好像穿梭時空回到過去,但動物旅遊是個錯誤,我是個錯誤示範請大家別學我。

謝謝你Nala



入住之前訂好的旅社BaobaBed,環境非常舒服,設施完善,有時花點錢還是好的。旅社員工很好,他們讓我7點鐘就提早Check-in,讓我可以好好的洗個澡,置放好行李,舒舒服服地遊覽蒲甘,如果來到蒲甘,我推薦這家旅社。

一開始我想試試騎旅社免費提供的腳車,但是騎了不到500米我就改變了主意,心知肚明得知道我的體力不可能夠讓我騎遍整個蒲甘,騎到回頭把腳車停回旅社,再到對面租e-bike。


這就是陪伴了我蒲甘兩天的小黃0704,E-bike是這裏最普遍的交通工具,其實它感覺比較像電動腳車,最高時速也只能到80,輕輕的小小一台,會騎腳車的話就不太難控制。

在蒲甘3天裡,讓我印象最深刻最享受的,就是騎著E-bike乘風走在鄉間小路上,那感覺很自由,很棒。


偷偷的告訴你,其實我沒有機車牌照,也從來沒有騎過機車車,決定遊走東南亞,知道很多地方都只能靠機車移動,就拜託媽媽帶我到我的大舅家,讓大舅給我上基本的機車課,説是説學機車啦,其實我只是學了不用換gear的scooter。

這次在蒲甘算是我第一次正式“騎機車”(其實e-bike應該也不算機車),從初初騎得膽戰心驚,到第三天已經可以隨心所欲的“飛”(飛也是跑60而已啦),這應該是我來到蒲甘最大的收穫吧?

我很喜歡這種電子機車,完全沒噪音,不費力騎又安靜,想著回馬來西亞時敗一台來玩。

我騎ebike看見的第一座小塔

好的,說完機車,説蒲甘。

蒲甘是緬甸曼德勒省的一座古城,位於伊洛瓦底江西岸與欽敦江匯合處,從9世紀到13世紀,在這裏有一個蒲甘王國,是緬甸歷史上第一個正式的國家,11世紀和13世紀之間,有超過一萬座大大小小的上座部佛教寺廟矗立於此,所有這裏又有一個別稱叫“萬塔之城”。

20世紀初時蒲甘還有超過五千座佛塔,但在經歷了1975年的地震後,只剩下2230座遺址倖存,接著2016年又發生了6.8級地震,死了幾個人,倒了數百座佛塔。

雖然説佛塔已經倒了許多,但遊走在蒲甘仍然會有一種奇妙的時空交錯感,蒲甘佛塔的特別之處是這裏的建築結構千姿百態,有的潔白素雅、樸素大方,有的金碧輝煌、雍容華貴,有的小巧可愛,有的霸氣凜然。

遍布城内城外的大小佛塔風格各異,方型、圓型、扁型、條型,有的像大宮殿,有的像西式小教堂,有的像小石窟,有的又像金字塔,我來之前以為我會看塔看得視覺疲倦(這是我在吳哥的感覺),但蒲甘的佛塔幾乎每一座都有驚喜。



 這是我騎ebike亂跑去到的第一個佛塔(Pagoda),好像叫做Pyathadar Temple。


塔頂還依稀可見黃金的痕跡,我猜想這頂之前應該是黃金閃爍吧,這讓我想起了吳哥窟,東南亞以前到底是產了多少黃金啊?可以讓古人這樣來用。


塔內內有一尊佛像。

這蒲甘遇到的當地人像我解釋,在蒲甘的建築有三種,一是這個佛塔(Pagoda),裡面有可以讓人環走一圈的方型走道,四面都會有一座佛像,內有樓梯讓人爬上塔頂看風景,現在因為安全的考量大部分的樓梯都封了。

第二種是佛廟(Temple),廟通常比較大型,裡面只有一個大堂,沒有環走的通道。

第三種是Stupa,是實心的佛塔,裡面常常埋有佛的舍利子或物品,仰光的大金塔就是stupa,大部分的stupa外型都會漆上金色 (或鍍上一層金)。


塔內繪有畫像或圖案

小手拉大手



這就是佛塔內讓人環走的四方形通道,從主殿分出幾個獨立的小佛殿,每一個方向都會有一尊大佛像和無數小佛像,真的很多佛像,我有點懷疑蒲甘的佛像比活人多。

不知道佛會不會和我一樣怕壁虎......

緬甸的每一個佛廟都需要光腳進入,當然蒲甘的也不例外,這裏的條例不只是進廟,是只要踩入廟的範圍就不能穿鞋。到了中午,光著腳踩在曬的發燙的走道上基本就是在燙豬腳......晚餐就可以吃自己的腳了。

從佛塔出來後,遇見了一個賣傳統娃娃的檔口,蒲甘有很多類似這樣的檔口,一個個美美的娃娃掛在樹上,蠻有風情,我只是懷疑,要是突然下大雨,小販們來不來得及收攤啊?






除了娃娃,他們還會在樹上掛銅錢,不知道是不是有祈福的用意?

 第二個參觀的就是其中很出名的Ananda Phaya。

進去前要經過一個長長的走廊。

走廊旁畫上了佛教的故事,這些畫像和馬來西亞的佛廟裡的有點像,我稍微看了一下,應該是和我們熟悉的故事一樣。

 Ananda裡有的大金佛像,最少有4m高,左右兩個佛像是廟裡不同面向的佛像,這就是我面對最大的問題,很常從東邊入口去,西邊入口出來,然後就迷路了,四個面向格式完全一樣,連佛像都很像,對我這種方向白痴簡直就是迷宮。


 廟裡有大大小小的窗口,每一個窗口裡都坐著一個佛像。

大佛像旁還有一副小佛像讓人貼金

我在Ananda發生一件事,在廟的入口,我喝水時把我的小背包放了下來,之後就完全把背包遺漏在那邊,當我逛廟逛得很爽的時候,有一位先生拿著我的包跑進來還給我,雖然包包裡沒有貴重物品,但仍然非常感恩。

好像金玉米。

這個動物好可愛,腳扒得好開


 四面的屋頂上站著不同的動物,我覺得他們排排站很可愛


每一個大型的佛塔外都有鐘,誰要敲都行,在古色古香的廟內是不是聽到銅鐘聲,心情會變平靜。

在Ananda的一個角落發現了幾副有點奇怪的畫,畫的內容有點殘暴,我一直在想佛教裡哪裡有那麼可怕的的故事....

然後偷聽到走過的一位導遊説,這畫的是他們相信的18層地獄,喔~原來是地獄。

地獄 有會吃人肉的.... 那是狼嗎?還有禿鷹?

大石壓與大火燒....



入油鍋!這個我懂!

忘了哪座塔的塔頂,我覺得有巴塞羅納聖家堂的感覺。

緬甸的佛塔這最上端都會有個傘狀的結構(蓋著金色部位的那個架子),傘上掛著各種各樣的鈴鐺,有金鈴、銀鈴或銅鈴,微風吹過時隱約會聽見清脆的鈴鐺聲,奏成優雅的樂章。

這些鈴可大有來頭,好像仰光的大金寺,傘上就掛著各界人士捐贈的1065個金鈴和420個銀鈴。


塔內的每一座大佛像都會有個相對應的小窗口,讓陽光曬進來,照亮佛像,有些佛像是金身的,在昏暗的塔內金佛像就像在發光那樣,情境頗是攝人。

我真心覺得東南亞古文明的人,建築智商實在很高。

有些佛塔主殿堂讓我有點像去到埃及古墓feel,門口兩個護衛,殿堂內供奉著一個超級大的佛像,佛像尺寸與殿堂往往比例不太合理,但這樣的對比也讓人對佛像產生敬畏感。

Sulamani 廟

原本非常美麗的Sulamani塔,塔頂在2016的地震中損壞了,現在在修復當中。

景色如此扣人心弦的蒲甘竟然不再Unesco世界文化遺產的名單中,原因是當地政府用了很多“太現代”與“不完善”的方式不斷地去翻新蒲甘內的佛塔,所以申遺失敗,研究報告説:「太多時候重新翻修的初始意圖不是奠基在嚴謹的科學考量上,而是一時狂熱想像(fervent imagination)的結果。」

根據網上的資料,古建築用水牛尾細毛、牛奶、蜂蜜、和樹漿混合物來累砌磚石,蜂蜜吸引螞蟻啃噬,年歲久了會部分傾塌。現代建築用水泥代替古法混合物。2013年的一場豪雨中,一座在古地基上用水泥和現代材料重建的年輕佛塔,整座轟然坍塌,據官方稱是現代新磚與地基不匹配導致的結果,之前的軍政府還用了很多廉價低劣的翻修材料,包括用來支撐佛寺頂部的塑料管柱,這樣粗糙的古蹟保護方式遭受到很多學者的批評。

捕抓到一直可愛的小松鼠,他開心地在吃著不知何處檢來的果子

但是當地人卻對翻新計畫持有不同的意見,在緬甸人眼裡,蒲甘的佛塔除是歷史古蹟外,也是他們的宗教中心,不斷興建、翻新佛塔是延續這份宗教傳統的一部分,絕對不能放置著倒塌的佛塔不理。

他們不願見到佛塔及佛像遭損毀,「所以我們會一直翻新、重建舊有佛塔,讓它生生不息。」

就拿2016年的地震來說,大約400座佛塔應聲倒塌,消息傳出後緬甸境內大量的志工自動自發地趕來,親力親為幫忙修復佛塔,他們相信這樣做能讓他們獲得很多功德。


廟內畫作,印度風情的大象


我喜歡這個Dhammayangyi temple


金字塔型的Dhammayangyi temple是其中一個較大型的佛塔,高高的鼎立在蒲甘的天際線中。


發現一個寶寶佛像躲在大佛像後面蓋著棉被睡得香甜


逛完Dhammayangyi,肚子也餓了,我還沒吃早餐啊 ~,跟著一個來過蒲甘朋友的推薦,我選擇了當地一家素食餐廳The Moon。

The moon - be kind to animal

這家餐廳應該真的很紅,周圍有好幾家餐廳都跟著標榜上了“Be kind to animal”的字眼,餐廳環境很舒服,在熱熱的蒲甘讓我稍微有絲絲涼意,竹制的設計很搭蒲甘的古意。


The moon 的餐單是蛋奶素食,價格介於2500-4000kyat(馬幣6-10塊)


我點了我愛的茄子咖喱。

緬甸有各種各樣的咖喱,肉的素的甜的辣的都有,所謂的“咖喱”和我們馬來西亞吃慣的咖喱不一樣,但滋味都蠻不錯。




一樣的有附上小菜,我是有點不明白的是緬甸上食物會附上一碟辣椒粉....  光碟行動是要我把辣椒粉也吃光嗎?

那碟醃辣椒加入了蒜頭,味道就不錯。


吃完飯後餐廳附上的當地甜品,一份份的包裹在白紙中。


打開一看,是一種像山楂片的小吃,有酸柑的滋味,吃進嘴裡冰涼冰涼的,很美味,最棒的是有消暑的共用,讓我之前的暑意一掃而空,我一口氣吃了三個,喜歡。

這一餐吃了我5000kyat(咖喱+一杯lassi),馬幣12塊,雖然是旅遊區,價格也還合理。

吃飽喝足後,我決定跟著旅社給的小冊子,從最遠的一站開始看起,目的地在河堤旁,大約5.5公里的距離,騎機車要差不多半個小時。

經過伊洛瓦底江,停下來看看河景,有一位婦女在河堤旁洗衣。

伊洛瓦底江



騎了半個小時,終於來到Lawkananda Paya,是一個挺大的金塔,但曬的火熱的地上實在太燙了,我沒有走前去看。

這個佛塔前有提供冷水讓人喝,真的是冰涼的飲水,在火熱的天氣這真的很貼心。


在Lawkananda Paya發現一隻睡得很香甜的狗狗,他和另外一位婦女一起很舒服的躺平在佛塔前的一個小亭子內。

在我去過的宗教場所中,我記得有流浪狗的還有伊斯坦布爾的藍色回教堂,印象中宗教都對流浪動物很慈祥,在吉隆坡一家印度廟還長期餵養流浪狗,比較例外的應該是.......

這個小金塔和舊蒲甘裡的佛塔不太一樣,這個有“香火鼎盛”的感覺,蠻多當地人來這裡供奉佛祖,可能這裏算是離開了古城遺址吧?

佛塔外有一些賣食物的小攤販,這位婦女在售賣類似牛奶的東西,讓我想起了印度教中的牛奶粥,緬甸曾經在英屬殖民地情況下被納入印度中的一個省,我蠻好奇印度文化對緬甸的影響。


好誘人的炸蝦餅,三片賣1000 kyat(馬幣2元),剛好餓了我買了三片來吃。


買了蝦餅跟著人群走到佛塔對面,發現有一個風景蠻美的湖,右手邊的湖岸聚集著一群人在做什麼呢?

啊,原來大家在喂魚,好多好大好肥的魚啊!有點像進到侏羅紀。看來廟堂喜歡養魚這件事不只馬來西亞有啊。

拿出蝦餅想要好好享受一番......

沒想到又給金馬獎影帝騙走了,緬甸的狗狗真的很厲害騙吃.....


繼續騎著機車,順著回舊蒲甘的路一路看著去,來到一家當地人的廟堂,Manuha Phaya,在大堂外看見一個好大的大金盆,還遇見了一班來參觀的當地小學生。

大金盆裡是什麼呢?讓我爬上去看看....

原來是聚寶盆,我有點好奇,廟堂的管理人是要爬進去把信徒丟進去的錢收集起來嗎?這盆有點深喔....


Manuha Phaya不屬於蒲甘古塔群,是現在當地人在拜的廟堂,從門口看進去,只看到大金佛像的腳趾。

好大一尊金佛像,在一個相對很小的殿堂內,佛像的頭就要頂到天花板了,肩膀也和牆壁”肩碰肩”。

除了站著、坐著的佛像,緬甸也有睡佛,很大的睡佛,幾乎擠滿了整個殿堂,根據資料這座睡佛長18m,接近6層樓的高度。

這個睡佛在Shinbinthalyaung Temple(名字越來越繞口了....)

睡佛後的牆上曾經應該有很美的壁畫,我有點好奇古人是怎麼用磚搭出拱形的窖啊?而且還不會塌下來,那個很醜的鐵架我覺得是後來才加上去的。


我在這個廟堂外遇見了一個當地人,發生了一些有點不愉快但也不是什麼很壞的大事。

這位年輕的小女生說得一口蠻流利的英文,主動向我介紹睡佛的資料,還解釋各種佛塔的不同,她不斷告訴我她知道一個看日落絕佳的好地點,一個還能夠攀爬上屋頂的“秘密”佛塔,建議説她能夠帶我去。

一開始我是拒絕的,我知道她一定會向我要錢,但後來我想想,原本我就有計畫去一個要付費的高塔看日落($5),就想說不如把那個錢給當地人賺也好,就跟著她去了。

他騎著我的電動機車,載著我走了好小好小的泥路,抖啊抖的...

這就是她帶我去到的第一個佛塔,在一個比較偏僻的地方,佛塔內佛像的左手邊有一個很窄很窄的樓梯,讓我們爬到屋頂上看蒲甘全景。

爬上第一座佛塔看到的風景



看到中間那個小洞嗎?我們就是靠那個小洞爬上來。

爬完第一座塔,她又帶了我去另一座佛塔。


這是她帶我去的第二座塔,門其實已經上鎖,但鎖被破壞了,這座廟堂內明顯可以看見坍塌的痕跡,讓我們爬上頂的樓梯中也都是瓦礫。
爬上第二座佛塔的風景



登高一看更能清楚地看到蒲甘不同類型的佛塔,高矮肥瘦大小都有。

在屋頂上我和那位小女生做了交談,原來她今年18歲,剛剛中學畢業,我問她説沒想過要繼續升學嗎?她告訴我在緬甸升大學是有錢人才能做的事,學費一年超過一百萬(馬幣其實才2千5百),而且大學只有在仰光或曼德勒這些大城市才有。

她是家中的長女,下來還有三個弟妹,要幫忙父母養家,升學是一種奢望。

爬上第二座佛塔的風景

讓我們爬上來的小洞,樓梯很陡峭,不知以前建這個樓梯是讓僧侶上塔頂幹什麼呢?

看完兩座塔後,到了揭開真相的時刻了,這位“好心人”到底會向我要多少錢呢?其實她沒有向我要錢,只是嘗試賣我非常超級貴的longyi(當地的筒群),之前聽到她説她想存錢讀書時,我已經想好了要給他一個數目,沒想到她開口要的是一個更大的數目,獅子口不小啊,我有點好氣又好笑,放下了原本要給的數額,拿了longyi就走了。

蒲甘與仰光相比,的確比較“旅遊區”,路上會不斷遇見主動搭訕的當地人,問我哪裡來,然後向我要我們國家的貨幣“收藏”,早晨騎機車外出時也會一直遇到説知道“神秘佛塔”的當地人,老實說有點煩。

緬甸換政府後開放旅遊業,是一件好事,但是需要多久的時間,質樸的緬甸人會變質呢?當旅客不把美金100元當一回事,隨手“施捨”,這裡的人胃口是不是會越來越大呢?

我後悔跟這位女士去爬佛塔,不是因為那筆錢,是因為我助長了一個錯誤的態度。

我又錯誤示範,請別學我。

這個門還有特製的“航道”
離開了那位小女生,我再繼續亂走。

某家廟堂外以木材支撐一棵大樹的樹枝


前往那天最後一個目的地,河岸旁的Bupaya Pagoda時經過了當地的市集,市集上一群人在進行一個“爬柱子”比賽。

我湊熱鬧看了一陣,好像是四個人一組,看哪一隊能夠爬到柱子最高點拿到那個樹枝。



看了幾組都失敗,這一組用了很好的方法,以團隊精神爬到了很高的位置,應該離樹枝只差一個手腕的高度。


快到頂的時候,四周的人熱烈地歡呼喝采,他們爬得越高,柱子搖晃得越嚴重,我看得冷汗直流,大家上前幫忙想要穩住柱子,但最後他們還是沒有成功。


膽量需要很大才能進行的競賽,我觀察了一下,柱子底端只是用泥土稍微埋在地上而已,參賽者的身手好強。

Bupaya Pagoda,旅社推薦看日落的地方

我怎麼覺得這個Stupa有點像海綿寶寶的家?

 Budaya就在河岸旁,雲層太厚,沒看到美美的日落。



但是偷看到很多當地小鮮肉在洗澡...



離開佛塔時剛才的競賽結束了,他們正在合力拆柱子,這柱子果然是為了比賽特地弄的,高高的柱子要拆都不簡單。

回旅社休息的途中,發現了幾座小型的佛塔,比較起大型的廟,我比較喜歡這些小小的,很可愛,好像佛祖的“鄉間小屋”。

這個像西式的小教堂,那個門很窄,我需要側身才能進入

“看管”菜園的兩個小佛塔

No comments 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