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unday, 7 June 2015

金兴利生肉面 @ Puchong 营业33年,亚庇第一家生肉面


我最好的朋友来自沙巴亚庇,我当年人生第一次搭飞机,也就是飞去沙巴她家乡。记得在亚庇的时候,朋友的家人带我去吃了当地必吃的“生肉面”。第一次听朋友介绍这道食物时,还被它的名字稍微吓了一跳,但其实就和我们在吉隆坡称呼猪肉包叫“生肉包”一样,是煮熟的啦。

生肉面,有点像我们雪隆的猪肉粉;猪肉猪杂煮成一碗好喝的汤,再配上一碗葱油味超级香的干捞面一起吃,当然也有汤面的版本。吃过沙巴当地的生肉面之前,我其实不了解生肉面与猪肉粉有何不同(朋友不断坚持说是不一样的食物),但原来以相同猪杂煮出的面,可以如此不同。




这家金兴利生肉面 ,资料说是亚庇第一家生肉面,据朋友说是当地游客区的热门店,上一次我在沙巴亚庇吃的不是这一家,因为沙巴的金兴利永远都像在抢位置。而金兴利在西马的第一家分行,就在Puchong。

还没走进店里,就可以看见员工们在各种调料前烹煮食物;煤气的声音、弥漫食物蒸气的环境,配上那华人面食特有的酱香味,还有人的喧闹声,绝对的古早氛围。


我们用餐时是周日午餐时间,金兴利里坐满了顾客,即使没冷气的环境不是那么舒适,大家好像都还是很享受的吃着。


店内的装潢其实很简单,唯一的摆设就是墙上的挂着的几幅大大的介绍图,还有一面写着红色“金兴利”的大镜子。


其中两幅介绍图,是记者对金兴利的食评,其中一篇是2010年由香港太阳报记者所写,根据他写的,“将面条烫熟后汆水,加上肉丝、浓黑的酱油、葱头油搅拌后吃,一吃入口,洋溢油香,伴随阵阵酱油味,爱浓味的朋友一定喜欢。随面还附送猪杂汤,内含猪肝、猪肠、猪腰等,猪肉够滑,猪腰够爽口。”

是不是很有画面?


沙巴生肉面(干捞米粉)@ RM9 一碗

透着葱油香的两碗干捞米粉,配上两碗猪杂汤;即使店内满满人潮,上餐的速度却挺快的。不吃内脏的朋友,也可以要求只要猪肉与肉丸,爱吃某个部位的人,也可要求额外加。

干捞米粉,米粉捞的很爽口,完全没有糊掉的口感,捞面中可见些许炸的脆脆的猪油渣。

朋友说比起之前吃的颜色较浅了,葱油香也少了,但还是很好吃,和我们平时吃惯的干捞面是不同的味道。

猪杂汤(还是应该叫生肉汤?)里有满满不同部位的猪肉与猪杂。

有肉片、肉丸、猪粉肠与猪肝,却不见食评中提起的猪腰。

我觉得和雪隆猪肉粉最不同的地方,就是生肉面的猪肉片是切得非常之薄的,薄度就像吃火锅时的筛肉片,或像越南牛肉河粉的里的薄牛肉片

切得薄幼的猪肉片煮的熟度刚好,口感滑嫩,完全不是柴柴干干的;用的猪肉也挺新鲜的,没有不舒服的猪骚味。

最得我心的就是这猪肝,切得厚薄适中,不会厚的恶心,也不会薄得没口感;猪肝煮的很好,熟度近乎完美的猪肝口感是滑嫩的,却又不见血丝。最讨厌吃汤煮猪肝时吃到干硬的石头,吉隆坡就没几挡能把猪肝煮得这样好吃。

汤头不是清澈的,有大火滚过猪肉的痕迹,味道清甜,温度刚好,有没放味精我是吃不出,但如果能多点青葱与菜会更讨喜。

我欣赏的是这碗汤温度的控制,吃到最后猪肝不见过熟,但汤却也没冷却的迹象。

传统的古早味,如果得以完美保存,的确是其中一样最让我欣喜的事情;在这个外劳掌厨的年代,很多的古早味都变得和快餐一样尴尬,这并非歧视,差别在于放进食物里的心。

金兴利的生肉面当然也在传承中失去了一些什么,我是没吃过当地老店的,但期待的葱油酱香味的确少了。唯一值得欣喜的是那煮猪肉汤的技巧依然保留,从切工、猪肉的熟成度与上桌时的温度,可见金兴利仍然努力的在维持他家的好口碑。

不得不提的是,这家店的卫生环境有点糟糕,没有空调的店内处处可见污迹和垃圾,希望店家能稍微注意,想要吹冷气吃得享受开心的人,还是打包吧。


金兴利生肉面 Kim Hing Lee 
No. 2A, Prima Avenue 3, Jalan Cenuk 1 off Jalan Puchong, 47100 Puchong, Selangor.
GPS 坐标:3.05690534, 101.63001537

请来我的Facebook交个朋友。




2 comments :